笔趣阁 > 太平局 > 第二十五回 仵作论刀 管家忆往(一)

第二十五回 仵作论刀 管家忆往(一)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总裁爹地,妈咪9块9!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7.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流月城,城北,一条寂静的街道。

    街道上躺着五具尸体,死状甚惨,血流满地。

    因为才下过雨的缘故,地上的积水并未退去,使得红色的液体看起来更多。

    街道中间站着两个人,释道安和崔景仲。

    两人很长时间没有说话,也没有动,甚至连眼睛都未眨一下。

    因为在那个草垛堵住的胡同里面出来了一个乞丐,年纪轻轻的乞丐。

    这个乞丐慢慢地从胡同里面走出来,一瘸一拐的。

    先是走到两个人中间,转了一圈,又若无其事地看着地上的五具尸体。

    然后又向那个卖花的人的尸体走过去,还是一瘸一拐的样子。

    释道安忽然想起丐帮上一代帮主跟自己说过的一句话。

    丐帮的弟子都是乞丐,而乞丐却未必都是丐帮的弟子。

    那么这个乞丐到底是不是丐帮的弟子呢?

    这个乞丐虽然走路一瘸一拐的,却使人不敢小觑。

    因为这个小乞丐的身上散发着一种气势,一种随时会暴发的气势。

    而释道安和崔景仲两个人的势已衰,机已失,气已散。

    若是这个小乞丐忽然暴起发难,而另外一人的刀很可能就是给自己送命的利器。

    可是这条胡同内怎么会忽然多出一个小乞丐呢?

    两个人面色平静,却在暗暗蓄势,未敢有丝毫松懈。

    可小乞丐却好像不再理这两个人了,径直地一步一颠地到了那个卖花的人尸体旁。

    然后开始扒开死人的衣服,脱下了里面的千柔软丝金甲,而且还套在了自己身上。

    小乞丐起身后忽然向两人笑了笑,然后拄着拐杖,又一瘸一拐慢悠悠地走了。

    那拐杖杵地声音颇有韵律的传来,总是敲在同一个拍子上。

    直到那笃笃的杵地声消失,那个一瘸一拐的小乞丐离去了,两人才松下气来。

    释道安道:“你不认识那个小乞丐?”

    崔景仲摇摇头。

    崔景仲亦道:“你也不认识那个小乞丐?”

    释道安也摇摇头。

    忽然两人笑了起来,而且笑得很大声,甚至连屋顶的瓦片都在震动。

    原来谁也不认识这个小乞丐。

    可是这个小乞丐竟然就在两大高手旁边拿走了千柔软丝金甲。

    而且谁也没有阻止,谁也没有过问,就这么任人离去。

    释道安忽然发现这个小乞丐很不简单。

    这个小乞丐也许早就看见了崔景仲搏杀五人,也早就看见了自己和崔景仲拔刀相对。

    可他一直在等着,等着自己和崔景仲过招之后的那个停顿。

    那一瞬间,不管释道安,还是崔景仲,所积累的气势早已卸去,精气和内力也有所怠滞。

    然后就忽然出现了,而且带着一种随时迸发的气势。

    在那一刻谁也不认识小乞丐,可谁也不知道小乞丐会不会和另外一人联手。

    所以那个小乞丐就很轻易的拿着那件千柔软丝金甲离开了。

    很好的算计,很大的胆气,还有那种身上散发的破敌的气势。

    而在这种气势的牵引之下,释道安和崔景仲都不敢先动手,只能等待。

    可就是这种等待反而促成了这个小乞丐轻松拿到了千柔软丝金甲,轻松离开了这儿。

    崔金忠饶有兴趣地看着对面的年轻人,道:“你就是释道安?”

    释道安笑笑:“不错。”

    崔景仲又道:“好像刚才有个小乞丐拿走了千柔软丝金甲。”

    释道安点点头道:“好像似的。”

    崔景仲接着道:“可你好像没有阻止。”

    释道安看了看崔景仲,笑笑道:“你也没有阻止。”

    崔景仲道:“我和你不一样。”

    释道安问道:“哦?哪儿不一样?”

    崔景仲就像说着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道:“我只是个仵作。”

    释道安奇道:“仵作也会使刀?”

    可崔景仲却未回答,而是问道:“你可会写字?”

    释道安道:“会。”

    崔景仲又道:“既然你这使刀的人可以会写字,那为什么仵作就不能使刀呢?”

    释道安无语了,也不再问了。

    的确,仵作为什么就不能使刀呢?

    仵作既然能验尸,当然可以会使刀,甚至可以会使用任何兵器。

    仵作和使刀根本就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既然不相干为什么不能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呢?

    就像文官可以习武射箭,武将可以熟读诗书一样,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万物自有定律,自然自有法则。

    一切皆有可能。

    比如一个刀客和一个仵作坐在一个破旧沉闷的小院内喝酒聊天,这也是有可能的。

    现在释道安和崔景仲这两个人就在喝酒。

    这是一个小院,院子不大,院内有棵枣树,树下有张石桌。

    石桌上面摆着酒菜,放着一坛酒,两个大碗,碗内已经倒上了酒。

    释道安和崔景仲就坐在石桌前喝着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说七分。

    释道安慢悠悠地喝了一口,笑道:“没想到一个仵作的家里也有如此的好酒。”

    崔景仲面色依然平静,总是一副于己无关的样子,道:“仵作的家里就不能有酒吗?”

    释道安打了个哈哈,道:“能,当然能了。可是好像也没有那个仵作能像你一样,既使得一手的好刀法,又酿的一手好酒,简直就不像个仵作。”

    崔景仲有些讽刺地说道:“也没有那个刀客像你一样这么话多。”

    释道安笑了笑,道:“我曾经拜过四五十位的刀法名家为师,虽然这些人后来都是成了我的朋友,可是学到的刀法却是不假的。可是仵作的刀法却是哪儿学来的呢?”

    崔景仲斟了杯酒,淡淡地道:“所谓刀法,不过就是使刀的方法,要么砍死对方,要么刺死对方。目的相同,至于何种刀法只不过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有人以天地为师,这风,这月,这花,这水,这天上的飞鹰,这水里的游鱼,这地上的快马,这山上的虎,这草原的狼,这世间的一切,万事万物,皆可为师。道法自然

    ,刀若天成。”“有人以情入刀,以情成刀,以刀喻情。若这世间,君臣之忠,父子之孝,国士之节,朋友之义,夫妻之礼,莫非情事。这世间有人就有情,情因人在,人因情生,情在刀

    中,刀已如情。情如刀,刀似情,痴于情,痴于刀。情生情散,刀已成。”“有人以佛道入刀,看尽千帆红尘,望断春秋花月,不空不色,若出若入,迷离尘世,似露似雾,非生非死,因缘则灭,不动无为,真者真实不虚,如者如常不变。法道,

    法极,有为无为,众生皆生,缘法似道。佛生道寂,道名佛隐,入刀去刀,刀亦成。”“我之刀法,异于常人。自幼与尸为友,开肠破肚,剔骨寻筋,稀松平常。人生天地间,万物有其造。不论外貌何如,这头颅,这四肢,这脏腑,这筋骨,这血液,这皮肤

    ,这脉络,皆有其位,有其用,有其法。若刀入其内,扰其位,乱其用,破其法,刀亦可成。”

    释道安听完默然良久。若论刀,释道安自认虽非天下无敌,却已罕有敌手,即便与崔景仲弄街一战,胜败未分,却依然自觉,刀法有成。可现在听崔景仲一席话,方知此人,不仅刀法有成,其刀意更甚。其对刀法的阐释,对刀意的入微,对刀势的破立,依然已达宗师之境。即便崔景仲的刀法未达无敌之势,可这份感悟,这份情怀,这份由刀入道之心,依然不

    在江湖七大宗师之下。假以时日,其威势赫名恐怕不会低于百年前的天山老人。

    释道安忽然起身,一揖到底,对着崔景仲拜了两拜。

    语声谦卑恭敬地说道:“多谢前辈指教。”

    一拜这刀法宗师,有此真知灼见,有此感悟思虑,来日岂能位列宗师之位。

    二拜这指点之恩,虽说只是谈刀,却振聋发聩,若然有成,必与此次论刀有关。

    崔景仲却沉声说道:“老弟这是做什么?你我平辈相论即可,这可折煞老朽了。”

    连忙扶住释道安,两人重新落座。

    释道安道:“听前辈一席话,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崔景仲道:“老弟客气了,什么前辈不前辈的,我就是个仵作,一个小小的仵作。你我一见如故,若是老弟你不嫌弃,老朽就占个便宜,你就称呼个老哥哥就行了。”

    释道安道:“那小弟就不客气了。”

    两人把酒言笑,畅谈甚欢。

    人生的相遇总是充满了神奇,原本互不认识的人可以成为知己。

    脾性相投也罢,志趣相似也罢,不管前途险阻,后路无涯,此刻,心交神往,生死不弃。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高山遇流水,壮心酬知己,肝胆两相照,刎颈未有期。所谓知己,所谓生死之友,所谓莫逆之朋,不外如是。